小鹏月销破 2 万,理想破 4 万,比亚迪破 30 万!国产新能源上演 10 月狂飙
10 月,是各家高歌猛进的一个月。
小鹏终于实现月交付 2 万辆,理想更是冲到了 4 万辆,比亚迪则首次突破 30 万辆大关,继续领跑新能源市场。
可问题是,如今已到年末,各位新造车的年度目标,还能达成吗?
起死回生,全靠一辆车
对于小鹏和 AITO 问界来说,今年上半年都不太好过。
财报显示,今年二季度,小鹏汽车营收 50.6 亿元,同比下滑 31.9%,净亏损为 28 亿元,远远超过了市场预期的净亏损 21.71 亿元。同时,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也跌到了谷底,为-8.6%。
在如今的行业背景之下,没钱就意味着难产。产品力尚佳的小鹏 G6 虽然在 7 月就开始交付,但这一爆款车型在上市后就立马坠入了产能地狱,流失了大量订单。
但如今,产能稳步提升的小鹏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。

10 月,小鹏共交付 2 万辆新车,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,同比增长 292.12%,环比增长 30.65%。不出所料,背后最大的功臣就是小鹏 G6。
小鹏表示,G6 单月交付 8741 辆,占当月总销量的 43.7%,成为国内 20-25 万级别最畅销的纯电 SUV。
花了一年时间,从去年 10 月份最低点向上重新拉起,真的不容易。
面对来之不易的交付新高,何小鹏在微博上感叹道。

解决产量问题的同时,小鹏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也在进行。何小鹏在 42 号车库的采访中透露,他不仅「干掉」了 12 个高管,还「干掉」了不少中层管理甚至整个电芯团队。
我以前什么都要集体决策,后来我想通了,不集体决策,我来决策。谁不坚定,就去掉谁。
如今的何小鹏,颇有几分马斯克的感觉。
和小鹏汽车一样,AITO 问界的「起死回生」同样是光靠一辆车。

9 月 12 日,华为正式发布全新问界 M7,与 25.8 万元的预售价相比,M7 的正式起售价格下调了近万元,低至 24.98 万元,加上首销期内下定可获得 6000 元现金优惠,实际价格比预售价便宜超过 1.5 万元。
而在去年的华为夏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,问界 M7 的起售价高至 31.98 万元 —— 这一降就是 7.6 万元。在如此价格的刺激下,订单蜂拥而至。
8 万份订单,新款问界 M7 在上市 50 天后就创造了如此成绩。看到新车能有如此表现,余承东甚至喊出了一句「起死回生,真不容易!」
而在交付上,AITO 品牌在 10 月共交付了 1.27 万辆新车,其中有 1.05 万辆都是新款问界 M7,可见这辆车的受欢迎程度之高。

▲图片来自:每日经济新闻
另一方面,大量的订单必然伴随着繁重的生产与交付任务,为了不重蹈小鹏 G6 的覆辙,AITO 问界还在 10 月份推出了「每天 200 元,最高 1 万元」的延迟交付补贴。
如今,问界 M7 的售价区间已与理想汽车错开,彼时针锋相对的对手,变成了仅仅是马路上相遇的陌路人。没有了理想 L7 这个劲敌,M7 的前途一片光明。
达成目标的理想,预料之中的蔚来
这个月可以提前挑战一下 4 万的交付量了。
这是李想在 10 月初立下的销量目标,没有任何意外发生,这个目标,理想达成了。
理想汽车 10 月共交付汽车 4.04 万辆,同步增长 302.1%。随着 4 万辆大关的突破,理想汽车正式成为了中国市场除 BBA 以外首家达到这一高度的豪华品牌。

达成了一个目标,就该向下一个目标迈进。
李想表示,理想 L 系列三款车型完成月交付 4 万台后,下一阶段将朝着月交付 5 万台的目标前进,并且,L7 还要实现月交付 2 万台。如今,理想常州工厂已经完成升级,再加上计划在年内投产的北京工厂,理想距离 5 万辆的目标,应该不远了。
在本月爆火的,还有理想汽车的一款还没发布的车型,理想 MEGA。

已经获得了市场高度肯定的增程式 L 系列车型,加上前景大好的纯电车型 MEGA,理想汽车有信心在 2024 年提前挑战奔驰、宝马、奥迪在中国区的销量,成为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豪华品牌。
但在另一边,同样定位高端的蔚来,却过得不太舒服。
尽管蔚来在 10 月份总共获得了 1.61 万辆的交付量,同比增长了 59.8%,环比也略有提升。但与 7 月份突破 2 万辆的成绩相比,仍有较大差距。

不过,蔚来这几个月的销量走势,其实都在 CEO 李斌的意料之中。
李斌在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中坦言:
蔚来的销售人员在数量和能力上远远落后于市场的竞争对手。
众所周知,蔚来品牌主打 30 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,直接的竞争对手便是奔驰、宝马、奥迪三个主流高端品牌。尽管蔚来如今在高端纯电市场已经拥有了 59% 的份额,但其渠道和销售能力远不及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 BBA。

李斌表示,奔驰、宝马等主流高端品牌的销售人员数量是蔚来的 6-7 倍,而销售人员在数量上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用户满意度,同时也无法满足 8 款车型同时销售的需求。
从 7 月份开始,蔚来就在着手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。按照李斌的规划,蔚来在 9 月底初步达成了 5000 人的招聘目标,并在 10-11 月形成足够的销售能力,而他们的单月销能目标是 3 万辆。
显然,蔚来 10 月的交付量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。